|行业新闻
数据显示,长安汽车7月汽车销量161468辆,同比下滑15.76%,其中长安品牌销售91233辆,环比下滑31.9%,而长安品牌乘用车销量为64549辆,环比下滑28.6%,长安内部人士对于此波动归因于企业内部调整。
据了解,这项内部改革“以客户为中心,以产品和服务为主线”,涉及产品升级、营销变革等七大方面。但还有一些更鲜为人知的变革在进行之中。“长安汽车未来将进行分网。”长安汽车副总裁龚兵表示。所谓的“分网”是,对于价格带有重叠的车,如CS55和CS75将分别在不同的网络中销售。据了解,目前长安的经销商已经在执行A网B网的分网政策。
但龚兵认为,长安今年仍然可以保持自主汽车**的位置。“其他自主车企到了一定阶段也会面临长安现在的问题。至于总量超越长安,在今年以至于明年都不会发生”。龚兵表示。从多个层面看,长安汽车正进入一轮深度变革期,其销量方面的波动与之脱不开关系。
在过去长达六七年的时间中,长安都以崛起者的姿态在前进,并一路爬升至自主品牌**的位置,成为**个年产销超过100万的自主品牌。但**之后,进入2017年以来,长安汽车一直处于增长乏力的状态。尽管5月的官降之后长安销量一度回升,但7月长安汽车除了MPV欧尚取得9127辆的销量,实现环比微增之外,其余车型均环比下滑。
外界相信,长安被吉利超越只是时间问题。实际上这两年,自主品牌快速崛起,使得自主老大之位不断变化山头。回顾历史,在长安之前的自主汽车老大——长城汽车,风光的时间只有两年。长城汽车在2013年夺得自主销量老大之后,维持到了2014年底。在这之前,奇瑞霸占了这个称谓长达12年时间之久,期间比亚迪在2009年曾短暂地超越过奇瑞。
自主品牌会不会再次出现这种频繁的“王朝更替”?或者说,长安为何也会陷入这种市场困境之中?
长安汽车的销量下滑,并不是开始于2017年。从2016年下半年开始,长安的市场表现就出现了较大波动。2016年上半年,长安品牌上半年销量为38.49万辆,同比下滑11.17%,这也是近几年来长安品牌销量首度出现下滑。但随后的新车上市,以及下半年车市整体爆发,一度扭转了局面,长安2016年依旧保持了自主**的位置,并交出了一份很好的成绩单。但已经存在的种种问题只是延后了爆发的时间。“长安爆发始自逸动,这款产品上市之后,新一代的设计语言让长安市场销量一路大增,而后不断的新产品推出,让它保持着增长,但现在长安的设计已经比较落后了,并且产品已经很完善,没有了新车红利。”一位长安的经销商指出。以传祺、荣威、吉利等为代表的新一代自主,在设计上让长安相形见绌。
实际上,长安的问题不仅仅是车型设计,而是背后整体的实力短板暴露。长安尽管以“五国九地”研发作为布局,但实际上其研发整合不如预期,车型更新慢。“长安这几年也是在吃新车红利的老本,从目前来看,未来的产品竞争力并不强。”一位自主品牌车企高管表示。
今年初长安进行改革,发布“生命动感、智色双旋”的全新设计理念力图革新设计,但这个新一代汽车设计的前脸因与雷克萨斯相似而受到质疑。而从长安如今面临的困境,我们可以清晰的看到,自主品牌在发展中所面临着的转型难题。
从根本上来说,目前自主品牌依然缺乏长久稳定的发展力量,大部分市场爆发都来自一代产品的带有偶然性的成功,而企业本身并没有真正掌握市场规律和节奏;其次、自主品牌对产品品质的稳定以及市场维护还缺乏实力,这导致每一次更替都伴随着市场暴跌的产生。
“说中国自主品牌超越韩系车还为时太早,在发展中往往没有‘商道’,互相攻讦,混乱竞争。”一位韩国汽车高管表示。在另外一些拥有合资品牌工作经历的自主车企高管看来,自主品牌缺乏良好的发展心态,而且缺乏危机意识,尽管在某些方面可以超越合资(*典型的是互联网功能),但自主品牌体系能力和整体品质离合资品牌还有较大差距。